生物资源杂志

期刊简介

  《生物资源》创刊于1975年,至今40余年。1975-1981年刊名为《氨基酸通讯》,1982-1994年更名为《氨基酸杂志》,1995年-2015年更名为《氨基酸与生物资源》,2016年4月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再次更名为《生物资源》,刊期变更为双月刊。已出版38卷152期。

  《生物资源》是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和武汉科学技术情报中心主办,在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的协办下,主要刊载动植物资源、遗传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生物资源利用与评估应用技术,以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等方向的最新原创研究成果、综述进展和学术简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致力于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利用,成为面向我国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生物资源》由武汉大学科技期刊中心负责编辑出版。现任编委会主任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文鑫教授,主编为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明教授。

  《生物资源》国内统一刊号 CN 42-1886/Q,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3491,广告许可证号为420100400057。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物学文摘》、《中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医院知识仓库”等收录。


揭秘:抗结核药物的黄金搭档与致命冲突!

时间:2025-01-03 16:03:51

在探讨结核病的治疗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提到药物相互作用这一关键话题。结核病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严重的影响。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尤其是多药联合治疗方案,是控制和治愈结核病的重要手段。然而,这些抗结核药物并非孤立使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了解抗结核药物的“搭子”们——即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认识到抗结核药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例如,异烟肼和吡嗪酰胺都是一线抗结核药物,它们在联合使用时可以增强抗菌效果,但同时也会增加肝脏毒性的风险。因此,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

除了传统的抗结核药物外,近年来新型抗结核药物如BDQ(贝达喹啉)、DLM(德拉马尼)和PMD(普瑞马林)等也在不断开发中。这些新药与现有抗结核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样不容忽视。研究表明,BDQ与某些抗结核药物联用时可能会出现药物浓度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临床应用时进行调整。而DLM和PMD作为治疗耐药性结核病的新选择,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严重程度、药物耐受性和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有肝脏疾病史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潜在毒性的抗结核药物组合。此外,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如果还需要使用其他药物治疗并存的疾病,如HIV感染,那么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就更加复杂,需要特别小心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病也是一种值得探索的途径。中医药物如汉防己、侧柏叶、穿心莲等与异烟肼联用时,不仅可以协同抗结核效应,还能减轻异烟肼的毒副作用。这种结合中西医优势的治疗方法,为结核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抗结核药物的“搭子”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新药的不断出现,我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将越来越清晰,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出现,为全球抗击结核病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