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生物资源》创刊于1975年,至今40余年。1975-1981年刊名为《氨基酸通讯》,1982-1994年更名为《氨基酸杂志》,1995年-2015年更名为《氨基酸与生物资源》,2016年4月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再次更名为《生物资源》,刊期变更为双月刊。已出版38卷152期。
《生物资源》是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和武汉科学技术情报中心主办,在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的协办下,主要刊载动植物资源、遗传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生物资源利用与评估应用技术,以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等方向的最新原创研究成果、综述进展和学术简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致力于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利用,成为面向我国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生物资源》由武汉大学科技期刊中心负责编辑出版。现任编委会主任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文鑫教授,主编为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明教授。
《生物资源》国内统一刊号 CN 42-1886/Q,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3491,广告许可证号为420100400057。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物学文摘》、《中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医院知识仓库”等收录。
揭秘SCI论文摘要撰写秘籍!
时间:2025-01-02 16:42:56
撰写一篇SCI论文摘要,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摘要作为整篇论文的缩影,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论文能否吸引读者的兴趣及后续的传播效果。
要明确摘要的目的和重要性。摘要的主要目的是简洁明了地概括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个好的摘要能够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这篇论文是否值得他们花时间去阅读全文。因此,摘要需要具备高度的精炼性,同时包含足够的信息量。
首先,第一句应当是背景介绍,简要说明研究领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接着,第二句可以进一步阐述该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的必要性,引导读者进入你的研究主题。第三句则明确提出本研究的具体目的或假设,这是整个研究工作的起点。
第四句开始转向方法论部分,简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第五句可以提及实验设计的关键要素或是数据分析的方法,使读者对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有初步了解。第六句则可以强调任何创新的研究设计或技术应用,突出研究的新颖性。
第七句到第九句是结果展示部分,这里需要用三句话分别描述主要发现、数据支持的结果以及这些结果的意义。第十句是对结果的进一步解释或分析,揭示结果背后的科学原理或可能的机制。
第十一句则是讨论或结论部分,总结研究成果的贡献,指出其在学术领域的位置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或建议。最后一句,即第十二句,通常是对资助机构、合作者等表示感谢,或者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务必保持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复杂句型,确保非专业读者也能理解。同时,注意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让每一句话都紧密围绕中心主题展开。
写作完成后的自我检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检查是否有语病、错别字,确认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必要时可请同行或导师审阅,以提升摘要的整体质量。
写好一篇SCI论文的摘要并非遥不可及的任务。通过遵循一定的结构和逻辑,精炼表达,并经过反复打磨和完善,你完全可以用12句话打造出一个既精准又吸引人的摘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论文的见刊率,也是对自己研究工作的一次有效总结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