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生物资源》创刊于1975年,至今40余年。1975-1981年刊名为《氨基酸通讯》,1982-1994年更名为《氨基酸杂志》,1995年-2015年更名为《氨基酸与生物资源》,2016年4月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再次更名为《生物资源》,刊期变更为双月刊。已出版38卷152期。
《生物资源》是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和武汉科学技术情报中心主办,在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的协办下,主要刊载动植物资源、遗传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生物资源利用与评估应用技术,以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等方向的最新原创研究成果、综述进展和学术简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致力于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利用,成为面向我国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生物资源》由武汉大学科技期刊中心负责编辑出版。现任编委会主任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文鑫教授,主编为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明教授。
《生物资源》国内统一刊号 CN 42-1886/Q,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3491,广告许可证号为420100400057。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物学文摘》、《中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医院知识仓库”等收录。
18款癌症创新药震撼上市,开启治疗新篇章!
时间:2024-12-26 11:26:03
2024年,对于中国医药界来说,无疑是充满希望和突破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共有18款癌症1类创新药首次在中国获批上市,这些药物来自包括信达、康方、正大天晴在内的多家知名制药公司。这一系列的新药批准不仅为中国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抗癌药物研发领域的显著进步。
癌症作为全球范围内最为严重的健康威胁之一,其治疗方法的创新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2024年,中国在抗肿瘤新药的研发和审批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今年共批准了29款抗肿瘤新药,这一数字充分展示了中国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决心。
在这29款新药中,18款被归类为1类创新药,这意味着这些药物代表了当前癌症治疗领域的最前沿科技。这些1类创新药涵盖了从化学药品到生物制品等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化学药品1类和5.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和3.1类等。这些药物的研发成功,不仅是对科学探索的胜利,也是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药的开发得益于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的积极政策支持。例如,优先审评、附条件批准、应急审评审批等政策,这些都极大地加速了新药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过程。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更多创新药物能够更快地惠及需要它们的患者。
在众多的制药公司中,信达、康方、正大天晴等企业在抗癌药物的研发上表现尤为突出。这些公司不仅在新药的研发上投入巨大,而且在商业化路径的选择上也展现了高度的战略眼光。他们的成功不仅基于强大的研发实力,还得益于与国内外众多合作伙伴的良好合作关系。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国在全球抗癌药物研发领域的角色将更加重要。2024年的这些新药批准只是开始,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创新药物陆续问世,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同时,这也将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医药健康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