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生物资源》创刊于1975年,至今40余年。1975-1981年刊名为《氨基酸通讯》,1982-1994年更名为《氨基酸杂志》,1995年-2015年更名为《氨基酸与生物资源》,2016年4月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再次更名为《生物资源》,刊期变更为双月刊。已出版38卷152期。
《生物资源》是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和武汉科学技术情报中心主办,在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的协办下,主要刊载动植物资源、遗传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生物资源利用与评估应用技术,以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等方向的最新原创研究成果、综述进展和学术简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致力于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利用,成为面向我国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生物资源》由武汉大学科技期刊中心负责编辑出版。现任编委会主任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文鑫教授,主编为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明教授。
《生物资源》国内统一刊号 CN 42-1886/Q,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3491,广告许可证号为420100400057。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物学文摘》、《中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医院知识仓库”等收录。
揭秘!蓝芩口服液7大联合用药新发现
时间:2024-12-25 15:39:41
蓝芩口服液,作为一种广受认可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包括龙胆草、黄芩、黄连及泽泻等。它以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独特功效,在治疗急性咽炎、咽喉痛以及因肺胃实热导致的咽部不适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疗效。然而,当单独使用蓝芩口服液时,可能无法完全满足某些复杂病情的治疗需求。为此,探索蓝芩口服液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可能性,对于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几种蓝芩口服液的联合用药方案,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丰富的治疗选择。
介绍的是蓝芩口服液与头孢克洛缓释片的联合使用。这种组合特别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将中成药与西药的结合,不仅治疗效果更优,而且不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用药负担。头孢克洛作为常用的抗生素,能够有效抗击细菌感染,而蓝芩口服液则发挥其清热解毒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疾病的康复。
接下来是蓝芩口服液与维生素C的联合应用。维生素C作为一种常见的辅助性治疗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当与蓝芩口服液结合使用时,可以在提升机体抵抗力的同时,加速炎症的恢复过程。这种联合用药方式简单易行,且成本低廉,适合广大患者使用。
第三种联合用药方案是蓝芩口服液与布洛芬合用。布洛芬作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于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与蓝芩口服液联用,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咽喉部的疼痛和发热问题。这种联合用药方案对于那些急需缓解症状的患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四种方案涉及蓝芩口服液与阿莫西林胶囊的组合。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将其与蓝芩口服液联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有助于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从而降低耐药性发生的风险。
第五种联合用药方案是将蓝芩口服液与金银花露一同使用。金银花露以其清热解毒的特性被广泛用于各种热性疾病的治疗中。与蓝芩口服液配合使用,能够进一步增强清热解毒的效果,特别适合于夏季高发期或热性疾病患者的治疗。
第六种方案探讨了蓝芩口服液与复方甘草片的结合使用。复方甘草片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能够镇咳祛痰,缓解咽喉不适。与蓝芩口服液联用,可以在缓解咳嗽的同时,减轻咽喉肿痛的症状,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疗效果。
一种方案是蓝芩口服液与氨苄西林胶囊的联用。氨苄西林是一种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多种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将其与蓝芩口服液联合使用,可以针对更广泛的病原体,提高治疗效果。
蓝芩口服液作为一种有效的中成药,在治疗急性咽炎、咽喉痛及相关疾病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与其他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扩大其治疗范围,提高治疗效果。这些联合用药方案的提出,旨在为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项,同时也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康复希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