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杂志

期刊简介

  《生物资源》创刊于1975年,至今40余年。1975-1981年刊名为《氨基酸通讯》,1982-1994年更名为《氨基酸杂志》,1995年-2015年更名为《氨基酸与生物资源》,2016年4月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再次更名为《生物资源》,刊期变更为双月刊。已出版38卷152期。

  《生物资源》是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和武汉科学技术情报中心主办,在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的协办下,主要刊载动植物资源、遗传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生物资源利用与评估应用技术,以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等方向的最新原创研究成果、综述进展和学术简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致力于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利用,成为面向我国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生物资源》由武汉大学科技期刊中心负责编辑出版。现任编委会主任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文鑫教授,主编为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明教授。

  《生物资源》国内统一刊号 CN 42-1886/Q,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3491,广告许可证号为420100400057。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物学文摘》、《中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医院知识仓库”等收录。


中医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时间:2024-11-29 16:16:08

中医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诊断技术的现代化:传统中医诊断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直觉,如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现代科技,如生物传感器、图像识别技术等,可以被用来辅助中医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中医理论的现代解读: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深奥的哲学和医学思想,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现代科技,如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可以用来解析中医理论的生物学基础,揭示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

中医治疗的现代化:传统中医治疗包括草药、针灸、推拿等方法。现代科技可以优化这些治疗方法,如通过药物研发技术提高草药的有效性,通过精准医疗技术提高针灸治疗的个性化程度。

中医研究的现代化:现代科技,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可以用来研究中医的生物学机制,揭示中医治疗的分子基础和作用机制。

中医教育与传承的现代化:现代科技,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可以用来创新中医教育和传承方式,提高中医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中医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需要中医界和现代科技界的共同努力和合作。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理论,提升中医的临床疗效,推动中医的国际化进程,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